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思考 > 观念
编号:10622879
《中医复兴论》绪余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4年6月30日
    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访问教授 李 致 重

    《中医复兴论》于2004年1月由北京的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,并公开发行了。这是20年来本人在中医科学学、软科学领域若干专题研究的汇集。尽管出版时一些内容不得不忍痛割爱,然而让我最感安慰的是,中医“百年困惑”的原因及其轨迹,我终于搞明白了。20年里陪伴我的,有时代的逼迫,有思考的孤独,偶尔也有以哀兵之势在夹缝中孤军奋斗的悲愤情怀。一本书出版了,思考仍在继续。这一篇文字,称为《中医复兴论》绪余,算是继续思考的一个开头。

    一、人类需要复兴中医

    仅就学术而言,作为中华?后记”民族优秀文化瑰宝的中医学,今天的的确确又一次面临着兴衰存亡的危急时刻。拯救中医于既倒,并使其逐步走向复兴,意义重大。

    第一,在世界范围内,除了经济领域外,文化领域将是全球化的另一个主要战场。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复兴,对我们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,无疑是至关重要的。

    第二,中医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突破口,同时也是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    第三,中医与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科学体系。在《宪法》关于“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”的基础上,我国把中医与西医作为两个并列的主流医学,是完全正确的。这是中国独有的优势,也是世界上至今最为先进的医疗卫生模式。2003年通过的《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》,也证明了这一点。

    第四,西医理论上不可逆转的严重的结构性缺陷,在诸多疾病治疗上无法自我克服的局限性,使西方社会经过不断反思,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“回归自然”,“重视传统医学”的呼声愈来愈高涨。中国的中医在人类传统医学中,理论体系最成熟,医疗方法最丰富,临床疗效最可靠。中医在国际传播中如果策略、方法得当,“中西医并重”可望成为整个人类医学未来发展的大趋势。这将是中国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
    第五,中医药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、最有潜力的,在国际上最具特色、无可取代的知识经济产业。如果规划、管理得宜,中医药可望成为中国独有的、足以与我国工农业并驾齐驱的最大的知识经济产业。

    第六,对于中医的问题,“我们的面前明显地摆着两条路:不去勇敢地担当振兴中医的历史使命,那就只好去做历史的罪人”。当前至关重要的是,中国人首先必须把自己中医的事情办好。

    二、学术现状不容乐观

    2002年本人在“即将消亡的边沿,新的突破的前夜”一文中。曾概括地列举了我国中医发展中存在的10个问题:一是民族虚无主义,二是“近代科学主义”,三是方法论的扭曲与贫困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18283 字符